科技启迪智慧,逐梦点亮未来 -合肥师范附属第二小学必赢线路检测中心科技行

发布者:化工系发布时间:2024-12-31浏览次数:88


127日上午,在必赢官网能源材料与化工学院的组织与安排下,朱三娥老师(兼任合肥市师范附属第二小学科学副校长)带领合肥师范附属第二小学四(4)班的同学们,参与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技周研学活动。本次活动融科学实验、非遗文化、科技探秘与创意设计于一体,为学生们带来了难忘的体验。


(能源材料与化工学院)

活动伊始,同学们参观了能源材料与化工学院,仿佛步入了一个充满奇妙与魔力的化学世界。23级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2班的朱小米同学展示了“熔岩灯实验”。通过食用油与色素的密度差异以及小苏打的化学反应,实验呈现出油滴上下浮动、流光溢彩的奇妙景象。同学们被化学的神奇与美妙深深吸引。

(能源材料与化工学院)

随后,郎贝贝同学带来的“蔚蓝海底实验”将大家带入深邃的海洋世界。通过硫酸铜与硅酸钠的化学反应,溶液中逐渐呈现出蓝色渐变和沉积效果,仿佛海底的神秘景观。大家惊叹于化学变化创造的奇妙景观,并对其中的化学原理产生了浓厚兴趣。

压轴环节是吴军同学展示的“鲁米诺实验”。在暗室中,鲁米诺试剂与含铁氰化钾的过氧化氢反应,形成高能中间体离子,这些离子为了恢复到较低能量状态,会释放出能量,最终以蓝光形式呈现出来进而迸发出幽蓝的荧光,仿佛夜空中闪烁的精灵,点燃了全场热情,也将整场的氛围推向高潮。

每项实验结束后,张家爱同学都会耐心讲解实验原理,向同学们科普相关的化学知识,包括实验所需试剂及化学反应机制。这些深入浅出的讲解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实验过程,进一步激发了他们探索科学的热情。

活动最后,朱三娥老师和志愿者们为学生们设置了答疑环节,细致解答他们的疑问,加深了大家对科学知识的理解。

紧接着校龙狮工作室的孙晨和徐阿畅两位同学为在场师生呈现了一场震撼人心的非遗文化展演。通过精彩的舞狮表演和富有戏剧性的变脸技艺,孩子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民俗艺术的独特魅力。舞龙舞狮,作为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背后蕴含的不仅是技艺的传承,更是民族精神的象征,精彩表演让孩子们领略了传统艺术的精髓,深化了他们对中国非遗文化深厚底蕴的认知与尊重,为活动奠定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能源材料与化工学院)

随后,同学们前往53栋电池实验室平台,开启了一场能源科技的探索之旅。在研究生的带领下,学生们参观了各种类型的电池与仪器设备,并了解了新型锂电池的工作原理。通过老师生动的讲解,学生们明白了电池如何通过化学反应储存和释放能量,宛如“能量的小仓库”。这次参观不仅拓宽了他们的科学视野,还激发了对能源、环保等话题的思考。

(电池平台)

随后,学生们一同步入必赢线路检测中心设计学院,开启了一场富有创意与教育意义的参观之旅。设计学院的胡明璐老师亲自为学生们讲解了展厅中各类设计专业的创新成果,涵盖了环境设计、动画、视觉传达等领域的前沿作品。通过对这些作品的深入解析,学生们不仅了解了现代设计如何紧密结合社会需求,还进一步领悟了设计的创新理念与实际应用。参观激发了同学们对设计学科的浓厚兴趣,促使他们思考如何将设计思维与社会责任相结合,以提升个人的文化素养与创新能力,拓宽视野,并激发了他们对学术探索和创意实践的热情。

(设计学院展厅)

(设计学院)

活动的最后参观设计学院的校园艺术实践园地——“灵晞花园”。该项目是由设计学院胡明璐老师指导,以21级环境设计1班本科生为主的营造团队完成,位于三期足球场农耕园内,花园设计以“植”愈力为核心理念,主题聚焦大学生心理健康,致力于打造一个以情感治愈为目标的情绪小花园,探索并激发校园空间的潜能价值。

在这里,志愿者同学们开展了一场别具一格的植物科普小课堂,通过感官体验与互动学习,孩子们深入了解了薄荷、迷迭香、菊花等植物的生态习性及多重用途。活动中,学生们通过触觉、嗅觉、视觉等多重感官的体验,全面感受了自然植物的魅力,进而加深了他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理解与关注。随后,在知识竞答环节中,孩子们积极参与,欢声笑语中不仅加深了对科普内容的理解,也拓宽了环保知识的视野,进一步增强了他们的生态保护责任感与行动意识。

(农耕园设计学院艺术实践园地)

必赢线路检测中心始终坚持将科学研究与社会责任紧密结合,积极开展多样化的教育活动,致力于培养兼具创新精神与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青年。本次为小学生精心组织的科技研学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将科学实验、文化传承与创意思维巧妙融合,为学生们带来了多维度的教育体验。

在探索中,学生们领略了科学的神奇与奥秘;在互动中,他们感受到文化的深厚底蕴;在思考中,他们激发了对学术探索与创新实践的热情。这场活动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追求科学与文化的种子,激励他们在未来为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贡献力量。。